農業農村部:滿足人民群眾對“有肉吃、吃好肉、吃得多樣”的需求
發表時間:2021/5/3 9:15:33
【環球網綜合報道】4月28日,農業農村部正式發布全國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明確了未來十五年我國奶牛、生豬、肉牛、蛋雞、肉雞、肉羊等主要畜禽遺傳改良的目標任務和技術路線,滿足人民群眾對“有肉吃、吃好肉、吃得多樣”的需求。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副主任時建忠表示,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畜禽種業自主創新能力、育種基礎、育種體系等方面還有待加強。例如,白羽肉雞還沒有突破、能繁母豬年均提供育肥豬數量比發達國家低30%左右、奶牛水平也只有國際先進水平的80%。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副主任、農業農村部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表示,此次計劃是國家層面啟動的第二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是確保種源自主可控、打好種業翻身仗的一個重要行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畜禽種業不斷發展,但總體上長期處于散、小、慢的狀態。第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從2008年到2020年,基本解決了我國畜禽良種“有沒有”“夠不夠”的問題,但性能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個別種源還主要從國外進口。要不斷滿足新需求,就必須在國家層面統籌部署安排,盡快補齊短板弱項。瞄準一個主攻方向,覆蓋三大發展領域,聚焦四個全面強化,把握好五個方面關系。
“一個主攻方向”:就是要力爭用10-15年的時間,建成比較完善的商業化育種體系,顯著提升種畜禽生產性能和品質水平,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突破性品種,確保畜禽核心種源自主可控。
“三大發展領域”:就是包括生豬、奶牛、肉牛、羊、馬、驢等家畜品種,蛋雞、肉雞、水禽等家禽品種,以及蜜蜂、蠶等。
“四個全面強化”:就是要全面強化自主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突出主導品種選育提升,注重地方品種開發利用,提高育種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要全面強化育種基礎,開展高效智能化性能測定,構建育種創新鏈大數據平臺,提高遺傳評估支撐服務能力;要全面強化育種體系,以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為依托,支持發展創新要素有效集聚、市場機制充分發揮的聯合育種實體,提高核心種源培育能力,要全面強化企業主體,支持畜禽種業企業做強做大、做專做精,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發能力、產業帶動力的領軍企業,提高企業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五個方面關系:就是注重把握好傳承與創新、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自主與開放、當前與長遠等五個方面的關系,較好地體現了科學性、戰略性和前瞻性。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副主任時建忠表示,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畜禽種業自主創新能力、育種基礎、育種體系等方面還有待加強。例如,白羽肉雞還沒有突破、能繁母豬年均提供育肥豬數量比發達國家低30%左右、奶牛水平也只有國際先進水平的80%。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副主任、農業農村部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表示,此次計劃是國家層面啟動的第二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是確保種源自主可控、打好種業翻身仗的一個重要行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畜禽種業不斷發展,但總體上長期處于散、小、慢的狀態。第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從2008年到2020年,基本解決了我國畜禽良種“有沒有”“夠不夠”的問題,但性能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個別種源還主要從國外進口。要不斷滿足新需求,就必須在國家層面統籌部署安排,盡快補齊短板弱項。瞄準一個主攻方向,覆蓋三大發展領域,聚焦四個全面強化,把握好五個方面關系。
“一個主攻方向”:就是要力爭用10-15年的時間,建成比較完善的商業化育種體系,顯著提升種畜禽生產性能和品質水平,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突破性品種,確保畜禽核心種源自主可控。
“三大發展領域”:就是包括生豬、奶牛、肉牛、羊、馬、驢等家畜品種,蛋雞、肉雞、水禽等家禽品種,以及蜜蜂、蠶等。
“四個全面強化”:就是要全面強化自主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突出主導品種選育提升,注重地方品種開發利用,提高育種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要全面強化育種基礎,開展高效智能化性能測定,構建育種創新鏈大數據平臺,提高遺傳評估支撐服務能力;要全面強化育種體系,以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為依托,支持發展創新要素有效集聚、市場機制充分發揮的聯合育種實體,提高核心種源培育能力,要全面強化企業主體,支持畜禽種業企業做強做大、做專做精,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發能力、產業帶動力的領軍企業,提高企業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五個方面關系:就是注重把握好傳承與創新、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自主與開放、當前與長遠等五個方面的關系,較好地體現了科學性、戰略性和前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