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內加爾2024-2025年度園藝季水果和蔬菜產量達260萬噸,創下歷史新高
《太陽報》9月9日消息,塞內加爾2024-2025年度園藝季創下歷史新高,水果和蔬菜產量達260萬噸。這一成績鞏固了糧食主權戰略,但同時也帶來了儲存、加工和增值方面的挑戰。
2024-2025年度園藝季已圓滿結束,園藝局局長Cheikh Ahmet Bassirou Sané接受《太陽報》采訪時稱,本季成果令人倍感鼓舞。據其透露,全國果蔬產量首次突破260萬噸大關?!皵祿f明了一切:洋蔥產量達493287噸,土豆產量達211000噸,香蕉產量達78155噸。與去年相比,增長幅度驚人:洋蔥增長23.7%,土豆增長48.4%,香蕉增長108.4%?!?/span>
這些成果遠超預期,使塞內加爾更接近實現糧食主權的目標。他詳細說明道:“這些成績并非偶然,而是該領域從業者展現出的韌性與決心,在政府支持下形成集體行動力的體現。”這些成果背后是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積極主動的政策。國家投入了197億西非法郎用于補貼園藝投入,特別是種子和化肥。這筆資金用于進口11945噸優質土豆種子,并分發了44500噸礦物肥料、22000升葉面肥和7700噸有機改良劑。該戰略還著重強調了種子主權。除進口種子外,還生產并分發了7000噸本地種子。
研究與創新支持計劃為50萬株試管苗和1000噸優質種子提供了補貼,旨在增強馬鈴薯產業的自主性。Sané強調:“種子控制是關鍵問題。它決定了我們生產的可持續性,并減少了我們對外的依賴性。”當豐收成為一種挑戰時,除了物質支持之外,更好的協調也提升了這次行動的效率。據Sané表示,生產者、商人、運輸商與市場監管局(ARM)之間的合作,使流通環節更加順暢,并減少了損耗。
進口替代政策也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政府通過暫時凍結洋蔥、胡蘿卜、香蕉和土豆的進口,保護了本地生產者免受外國競爭的影響,并刺激了國內生產。雖然本地供應占了上風,但這一成功凸顯了一個結構性問題:缺乏儲存和加工基礎設施。
農產品市場供過于求必然導致價格下跌和收成后損失。如今,人們擔憂的不再是短缺,而是對過剩的管理。由于缺乏全年營銷的手段,土豆、洋蔥或胡蘿卜生產者的部分收成滯銷或賤賣。市場泛濫并非生產問題,而是物流和加工問題。為應對這一挑戰,當局計劃加快對倉儲基礎設施和冷鏈的投資。政府正考慮建立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建造能夠調節市場、減少損失的冷庫和現代化倉儲設施。農產品加工也是該戰略的核心內容。
生產果汁、果泥、罐頭或冷凍蔬菜不僅能減少浪費,還能創造附加值和新的市場機會,包括出口市場。政府鞏固這些成果的戰略基于三大支柱。Sané首先提到的是增強該行業的韌性。這意味著要投資于水資源的控制,包括現代灌溉系統、小型水壩的建設以及更好的水資源管理;與研究中心合作開發適應氣候變化的種子;實現生產體系多樣化(水果、蔬菜、畜牧、漁業),并實現全年分散收獲。Sané認為,第二個支柱是價值鏈現代化,這需要建設儲存基礎設施以調節供應,建立工業加工廠以吸收過剩產品,并促進出口。第三支柱是改善治理和融資渠道,這意味著以農業合作社為模式加強生產者組織建設,以便談判到更好的價格,同時推進產業鏈數字化,確保投入品分配和市場監督的透明度。Sané認為,2024-2025年度的園藝季體現了塞內加爾向更自主、更高效的農業模式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