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關員現場查驗出口蔬菜? 鄭雪眉/攝
清晨6點,天剛蒙蒙亮,天水秧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里,身著藍色工裝的農戶們正小心翼翼地將剛采摘下來的秦安西蘭花、鮮生菜等蔬菜分揀、裝筐。基地旁的冷藏運輸車早已啟動預冷,車廂內溫度穩定在4℃,農戶們輕搬輕放,將蔬菜筐整齊碼放入車內,全程避免磕碰損傷。不到一小時,滿載新鮮蔬菜的冷藏車便穩穩駛入企業冷庫,車身上“新鮮直達,全程冷鏈”的標語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走進零下2℃的冷庫,寒氣撲面而來,工人們穿著厚實的防寒服,戴著防凍手套,在明亮的LED燈下有條不紊地作業。打包區內,印有外語標識的專用紙箱整齊堆疊,這些紙箱采用食品級防水材質,內壁還覆有一層透氣保鮮膜,能有效鎖住水分。工人們將稱重后的蔬菜依次裝入箱中,并逐一貼上溯源二維碼——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蔬菜的種植地塊、播種時間、農殘檢測報告等信息,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封裝完畢后,蔬菜被迅速轉運至恒溫冷藏集裝箱,等待發往港口,確保抵達國際市場時仍保持剛采摘時的新鮮品質。
“今年前8個月,我們出口貿易額達到3880萬元,同比增長790%,這離不開海關的貼心服務!”天水峻澤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經理表示。此前,公司一批價值50萬元的西蘭花即將發往越南,卻因不熟悉當地農殘標準面臨訂單延誤風險。得知情況后,天水海關立即啟動“鮮蔬出口幫扶行動”,組建由農殘檢測、通關流程專家組成的團隊,上門指導農戶調整農藥使用方案,同時建立“種植—采摘—倉儲—運輸”全鏈條質量管控體系。此外,海關針對天水鮮蔬出口特點,持續深化“一企一策”幫扶機制,為峻澤公司開通“鮮蔬出口綠色通道”,上線企業網上預約系統,通過優化通關流程,將蔬菜出口通關時間短至3小時,有效提升鮮蔬的出口競爭力。
蘭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8月,天水市鮮或冷藏蔬菜出口額4497萬元,同比增長超35倍,占甘肅省同類產品出口額的30%。其中,大蒜、西蘭花、鮮生菜三大品種出口量占比50%,銷往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鄭雪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