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10時20分,在星沙海關監管下,一趟滿載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小家電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徐徐駛出長沙國際鐵路港,該班列將經二連浩特口岸出境。截至當日,中歐班列(長沙)自2014年10月開行以來累計發運量6247列,運輸貨物超52萬標箱,貨值約1182.09億元,開行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據星沙海關統計,今年1-8月,中歐班列(長沙)進出境發運643列,進出境標箱52696箱,進出境貨值104.70億元。其中8月份,中歐班列(長沙)進出境發運188列,進出境標箱數15434箱,進出境貨值18.9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41.8%、241.8%、46.8%。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長沙)擁有12條穩定運行線路,覆蓋亞歐大陸30個國家和100個地區,成為成為連接亞歐的“黃金通道”。貨源品類日漸豐富,進出口貨物由最初的日用百貨、五金工具,到現在的工程機械、汽車整車及零配件等,為湖南省及周邊企業走向世界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和更多的機會,也為共建“一帶一路”和穩定國際供應鏈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歐班列就像一張輻射四面八方的龐大‘網絡’,拉近了沿線各國的地理距離,為企業帶去更多的選擇。”在長沙從事物流運輸工作的傅顏林介紹,他所在的湖南淳宏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業務過去以海運為主,如今每個月都有50多個集裝箱搭乘中歐班列(長沙)出口。
為保障中歐班列(長沙)便捷高效運行,星沙海關積極協調口岸、鐵路等部門,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提升通關效率。今年,該關落地實施“先查驗后裝運”監管模式,將出口拼箱貨物查驗時間縮短至30分鐘,綜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5%。針對中歐班列存在的大型制造裝備等非標產品裝箱難、貨損大等問題,該關聯合商務、鐵路等部門開行工程機械等個性化定制專列,助推“湘品”擴大出口。(易盛艷、張弘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