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跨境電商作為發展速度快、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外貿新業態,正日益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蕪湖宣州機場(以下簡稱“蕪宣機場”)的海關監管作業場所,一輛輛滿載著跨境電商貨物的卡車接連駛入,這些貨物將搭載蕪宣機場的國際貨運航班,飛往世界各地。
自蕪宣機場開通首條國際貨運航線以來,這里成為合肥海關所屬蕪湖海關監控科科長何達新的工作地點。在蕪湖海關“江城通”監管場所物流一體化監控中心,何達關注著作業平臺上數據的變化。巨大的顯示屏上一個個紅點不斷地移動,顯示報關單量的數字也在不停地攀升。
“每一個紅色標點代表一輛貨車,”何達介紹說,“蕪湖跨境電商‘9610’監管場所到蕪宣機場通勤距離遠、耗時長、監管范圍廣,在途監管存在風險。而通過‘江城通’監管場所物流一體化平臺(以下簡稱‘江城通’平臺),可實現‘運行動態全要素監控’,我們可以直觀掌握貨物整個在途狀態,貨物在‘9610’監管場所完成監管后,被施加電子關鎖通過卡口進入運輸環節,同時貨物的運輸狀態、車牌、報關單號等實時數據會通過‘江城通’平臺實時傳輸至機場,機場的關員可隨時查詢貨物的具體信息。貨物通過機場監管卡口后,系統會自動解鎖,數據也會同步傳回‘9610’監管場所,完成場所間的貨物流轉,企業無需再辦理轉關申報等手續。”
跨境電商出口“9610”模式針對的是跨境電商中的小包裹、多品名、高頻次發貨的B2C(企業對個人)訂單,即境外消費者在跨境電商平臺上向境內電商賣家下單購買商品,商品經海關監管放行后出境送達境外消費者手中。
蕪湖跨境電商產業起步初期,蕪湖本地電商企業“出海”之路可不像現在這么便捷順暢。
2022年5月,隨著蕪湖跨境電商“9610”監管場所正式運行,電商企業通過“9610”出口貨物的需求日益增長。然而同一海關轄區內的不同監管場所之間無法進行傳統意義上的轉關操作,跨境電商企業坐擁蕪宣機場這一優質空港,卻只能舍近求遠,辦理轉關手續后從外地機場出境。
以科技手段促進監管模式的創新迫在眉睫。
隨著智慧海關建設的大力推進,2025年1月,“江城通”平臺應運而生。該平臺將蕪湖跨境電商“9610”監管場所與蕪宣機場的數據對流,實現了不同監管場所互聯互通。在此基礎上,利用“智能關鎖”“移動偵測”等智能裝備加強轉場貨物在途監管,采用普通廂式貨車加裝電子鎖扣模式代替海關監管車輛,實現場站不卸裝換車,提升通關速度,跨境電商貨物實現當日申報,當日即可搭載航班出口。
“以前我們要把電商貨物拉到南京、上海等地的機場出口,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直接‘出海’啦。”星橙云(蕪湖)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經理俞澤群說。
數據顯示,自“江城通”平臺上線以來,企業物流成本降低約50%,通關時間壓縮3小時左右。截至目前,蕪宣機場已開通15條全貨機航線,其中國際航線8條,累計執行全貨機航班3185架次,同比增長74.23%。目前在飛全貨機貨運航線數量和班次位居安徽省第一。
“‘江城通’平臺只是海關監管在‘十四五’期間智慧與創新的一個縮影。”何達說,“未來,我們將全面深化智慧化監管體系建設,持續以科技賦能監管流程,構建多層次協同機制,實現監管體系的精細化和高效化,全面提升監管能力,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文/潘琦)
